菜肠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动物变成植物,它吃掉自己的脑子却
TUhjnbcbe - 2023/8/22 21:26:00

大自然最奇妙的地方在于,生物们为了适应环境,都有自己奇妙的生存策略。比如猎豹总是抓羚羊填肚子,所以这一对冤家在漫长的演化中越跑越快。

Tips:大脑开发是指引导和发挥残存的大脑皮质的可能性,包含制造以前没有的大脑功能的内容。大脑开发可分为生理开发和心理开发。

而人类演化出了更加复杂的大脑,可以创造和实用工具,成为了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没有人会觉得脑子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有趣的是,大自然还真的有反着来的生物。它们为了变成植物,吃掉了自己的脑子,结果却因此端上了人类的餐桌。它就是海鞘。

什么是海鞘?

海鞘有一个俗名,叫做海菠萝,因为它的成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的菠萝,因为一直附着在海底的礁石上,所以一开始被渔民当成了植物。

Tips:海鞘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素成分的被囊中,幼体时期脊索在尾部,变态后脊索消失,背神经管退化成神经节,鳃裂仍存在。

在过去,这种生物被我们归为有害的海洋生物,因为它总是会附着在船体上,这样不但会拖慢船只的速度,还会破坏船体加速钢材的氧化。不过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生物吃起来味道还不错,于是开始人工养殖。

它的吃法不像海鲜,通常都是把它风干之后食用。第一步需要把海鞘海面的硬皮剥去,把内脏掏干净之后调味风干,再切成长条。因为风干方式是电热风干,所以这时的海波螺丝已经可以使用了。

Tips:海鞘拌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做法就比较适合中国人的胃口,用蟹籽、生菜丝、紫菜、米饭拌在放到微波炉中热几分钟,再拌点海鲜辣椒和麻油,非常的好吃。

当然,加进汤里熬煮口感更好。因为海鞘的糖原成分比较高,所以吃起来非常香甜。而且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现在被商家包装成了滋补的保健品,卖得非常火热。不过咱们不是美食节目,重点还是来看看它是怎么把自己从动物,变成“植物”。

逆向演化的海鞘

海鞘和我们人类同属于脊索动物门,这个门类的生物可以说是目前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了。我们见到的所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以及鱼类,全部都属于脊索动物。

Tips: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所谓的脊索就是用来包裹中枢神经的骨骼或者组织。这个门类下还有三个亚门,称为头索动物、尾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比较好理解,我们人类就是,背上长长的脊椎骨保护着人类的中枢神经,是大脑和身体间信息传递的桥梁。一个生物演化出脊椎,就说明它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有专门用来调动身体活动的大脑。

而头索动物和尾索动物的神经系统就差点意思,虽然已经有了分化,但是大脑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被我们称作脑泡,里面的神经比较简单,但已经可以控制身体动作到处跑了。

Tips:文昌鱼,长约50mm,形似小鱼,无头,两端尖细。体侧扁,半透明,脊索贯穿全身。前端有眼点。口藏于口笠内,口笠边缘有38~50条缘膜触手。具背、臀和尾鳍。腹部有1对腹褶。

比较典型的动物比如文昌鱼,这种看起来像虫的生物还没有演化出包裹神经的脊髓,而是用膜和肌肉组成的脊索。终其一生钻在沙子里,露出头捕食路过的浮游生物。

也许文昌鱼在之后的演化之路上会进化出更发达的神经系统,最终变成一种真正的鱼类。这样看起来,文昌鱼还是比较有“进取心”的。但像海菠萝这样的尾索动物,却非要放弃这么好的底子,安心做一只“水草”随波飘摇。

Tips:海鞘的幼虫形似小蝌蚪,长度大概只有0.5毫米,尾部有比较发达的脊索,脑泡顶部甚至还演化出了感光细胞和平衡器官,可以四处游动。

海鞘从一只可以四处游动的生物变成扎根在石头上的“珊瑚”,经历了一系列变态发育。

只要找到了可以扎根的东西,它就会把尾部固定在上面,开始变态发育。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脊索就会慢慢消失,背部的神经管会退化成神经节,只能控制部分身体,只有条件反射的作用。比如说碰一下海鞘,它会自动收缩躲避危险。

Tips:海鞘一天和两天的区别图。它的幼体阶段非常短暂,一般不会超过12个小时。

在这一阶段,它的尾巴会慢慢消失,嘴巴的位置会从头部移动到身体的一边,所有身体的器官都会倒转90度甚至是度,这个主要看它固定在石头上之后,那边是朝向外侧的。到了这一步,它已经彻底失去了移动的能力,终其一生只能在这块石头上生存。

平时只需要张大口管,让海水进入再从尾管排出,在此过程中体内的腮会给身体供养,被吸进来的浮游生物会被肠道过滤出来消化吸收。这种把自己从结构复杂的生物,变成简单结构的过程,被我们叫做逆行变态。

Tips:海鞘已经把自己从一只脊索动物,变成了无脊椎动物。

我们人类在胚胎发育中也有退化成部分组织的现象,就是尾巴。它会在胚胎发育一个月后渐渐萎缩,变成尾椎骨隐藏在臀部之中。这种“退化”是我们舍弃无用组织的过程,但海鞘的发育过程就是退化有用的部分了。

而且不但要变回无脊椎动物,海鞘还要吃掉自己的脑子,也就是好不容易演化出感光功能的脑泡。因为除了幼虫还需要脑子看路之外,成体的海鞘完全不需要这种东西。

Tips:海鞘还会对自己进行伪装,在身体表面分泌出类似植物的纤维素,让自己变硬,伪装成一个人畜无害的“植物”。

所以海鞘的脑泡,会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脱落,被自己当做食物吃掉。这样,海洋中的肉食鱼类,就不会把它当做美食了。

也难怪当初渔民会把它当做是一种植物,不过可惜的是,面对有刀叉的人类,再怎么伪装,也掩盖不了自己好吃的事实。费尽心机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陆地上会演化出一种叫做人类的生物,看来一味的中庸,并不是完美的处世哲学。

当然,它还有其他非常有趣的特性。

雌雄同体的海鞘

海鞘有很多品种,其中大多数都是雌雄同体,不过和我们熟知的自花授粉的植物不同,它不会自己让自己怀孕,而是严格的异体受精,生殖方式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Tips:陆地蜗牛这种常见动物也是雌雄同体生物。蜗牛的雄性生殖器官中包括一只装满"爱情之箭"的小囊——它可以随时发射这种细细的骨质导弹。

海鞘在一年大多数季节都会繁殖,有的全年无休。它们的有性繁殖和青蛙类似,都是体外受精。一只海鞘会排出卵子,而另一只排出精细胞,两者在海底随缘碰面,受精后自行发育成幼体。

从理论上讲,海鞘确实可以用自己的精细胞,让自己的卵细胞受精,但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因为一只海鞘的精细胞和卵细胞并不是同时成熟的,所以两者永远不会见面,所以海鞘进行的有性生殖,都是异体受精的。

Tips:目前学者还找到了一种胎生的海鞘,它会把其他海鞘排出体外的精细胞吸入体内,受精卵在母体的营养供给下长成幼虫,再被母体喷出体外。

至于无性生殖的方式,有点类似于发芽分裂,被称为出芽生殖。成熟的海鞘会像树枝分叉一样,长出一个小芽,就是我们看着像菠萝的凸起。这些小芽会逐渐成熟长成一个完整的海鞘,然后脱离母体变成一个成熟的个体。

Tips:出芽生殖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无性繁殖方式之一。“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分出的幼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萌发的芽)的结构。

既能交配,又可以无性繁殖,而且还非常高产,这让海鞘成为了可以遍布全世界的生物。

生物学家近年来对海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动物变成植物,它吃掉自己的脑子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