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我表达。个性定制化时代,精准营养成为全新趋势。借助多组学、可穿戴、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精准营养可对不同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能更有效地促进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
今昨两日,中国精准营养峰会在上海召开。营养学界、医学界以及产业界的专家们齐聚一堂,为后疫情时代如何集智聚力、融合创新发挥营养科学在促进健康、防治疾病中的核心作用展开了有益探索。
图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采访对象供图
避免滥用“精准营养”
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眼中,营养学的使命如今已发生转变:从充足的营养素摄入、健康的生长发育向健康老龄化,营养相关慢病预防和治疗发展。大家也意识到,营养学探究的不再是简单的营养因素,更是与环境因素的两者结合。
“何为精准营养?”陈君石向大家展示了一座“金字塔”。底部是全人类营养,往上分别是分层营养和个体营养,“金字塔”的塔尖则是精准营养。“我想指出的是,精准营养不能改变人群的营养。就全社会而言,人群营养是基础,精准营养是重要补充,缺一不可。”陈君石说。
据记者了解,影响个体营养状况和营养需求的因素其实有不少,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所处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食物供应等。而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量,生活方式,特别是体力活动,以及代谢特征、遗传特征、肠道微生态等同样会起作用。
“新技术的呈现与科学进展,使精准营养成为可能,并且成为是营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精准营养不能只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得到切实的应用。”陈君石强调,精准营养要真正造福于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需要避免滥用“精准营养”误导百姓。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学院执行院长吴家睿研究员介绍,升糖指数(GI)就是一种经典的群体营养观。但这种营养观建立在两种假设上: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升糖指数;不同的个体对同一食物有着同样的GI响应。“但事实上,不同个体对食物的血糖应答水平是不一样的。”吴家睿表示,“有时,我们见到医生怪糖尿病人没有遵医嘱使血糖升高,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很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所导致的。”
图说: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员
首开“内稳态”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员介绍,全国性的营养调查研究发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的主要膳食因素包括钠摄入过多,水果、n-3脂肪酸、蔬菜和全谷物摄入不足;其他重要膳食因素包含坚果及低脂奶制品摄入不足,而红肉、加工肉类、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摄入过多。
“我们长期在研究,什么是适合中国人群的营养需求?遗传和环境因素又对营养和代谢会产生什么影响?”林旭说。最近团队开展了不同减重膳食模式的营养干预研究:对超重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个体,给予6个月限制25%能量的3种不同饮食,分别是传统江南膳食、地中海膳食和上海当下膳食。
据介绍,传统江南膳食中全谷物、杂豆类替代了部分精制谷物,蔬菜、水产和豆制品较多,食盐和糖较少,以蒸、煮的烹饪方式为主;地中海膳食使用橄榄油,全谷物替代了部分精制谷物,蔬菜、水果和坚果较多,鸡肉、鱼肉等白肉替代部分猪肉等红肉;而上海当下膳食油和糖的用量较多,精制谷物比例高,蔬菜、水果较少,猪肉等动物性食物较多。
研究结果显示,3种膳食均能显著降低体重及内脏脂肪,但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当下膳食低血糖时间比例最高,传统江南膳食夜间血糖波动率最低。
林旭团队还首次在中国开展了代谢内稳态研究,通过给予标准混合餐,并检测餐后不同时间点的临床和代谢组指标改变,通过新的算法,建立新的评估体系,给予精准的营养和膳食推荐,从而实现优化营养、促进健康。“‘内稳态’是指,人体承受外部环境刺激后重获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林旭介绍。记者获悉,由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合作的内稳态一期研究在我国首次通过开展中国人内稳态实验,初步建立了内稳态评价模型。年,将开展千人内稳态人体二期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此外,由精准营养科研转化产业联盟制定的《精准营养白皮书V1.0》也在本次峰会上联合发布。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