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栀子干姜汤为主治上焦有热、中焦有寒病证之处方,栀子,导热下行,作用范围较广,无论人体哪个系统有热,都可以用栀子来清理,所以古人把栀子的作用总结为“能引三焦之热屈曲下行”。栀子开的花很香,因此它有很好的解郁作用,能够开郁散热。此为张仲景创立的“寒热药共用组方法则”之一—“寒热并调法”之代表方。
栀子干姜汤
《伤寒论》。
栀子9克(劈)干姜6克
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
治疗伤寒药方
后世医家根据张仲景用栀子开火郁治虚烦的道理,不断扩大栀子治疗郁证的范围,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如治疗肝气郁结生热化火的加味逍遥散,就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上栀子、丹皮,用于治疗各种情绪因素导致的郁热化火证。又如朱丹溪所使用的越鞠丸,治疗气、血、痰、湿、食、火六种郁证,其中即用栀子,以治火郁为主。越鞠丸对脾胃气滞日久,脘腹胀满,久久不除,并有胸闷、气短、情绪不畅者,有药到病除的效果,而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就是栀子,因这些疾病大多都有郁热不开的情况,用栀子开郁泄热,就能很快消除胀满。
该方加味活用本方的介绍如下:
1.心热脾寒证(失眠等)
主证:心烦、发热、难眠;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心温脾(清上温下)
Rx:生山栀、连翘;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炙甘草。
2.肝热脾寒证(乙肝、丙肝、肝硬化等)
主证:便溏、腹痛、肠鸣、胁痛、*疸表现、口苦。
治法:清肝温脾
Rx:生山栀、柴胡、茵陈、苦参、丹参;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白芍、当归、茯苓、木香、炙甘草。
3.胆热脾寒证(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
主证:胁胀(痛)、牵引右肩背痛或中上腹痛、口苦、莫非氏征(+);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胆温脾(肾)
Rx:生山栀、柴胡、郁金、金钱草、川楝子、元胡索(炒*芩);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香附、荔枝核、鸡内金(急性子、威灵仙、王不留行、炙山甲、三棱、莪术)。
4.肺热脾寒证(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主证:咳嗽、咯浓稠痰、胸闷、胸痛(胸水、痰中带血);便溏、腹痛、肠鸣、下利(四肢厥冷)
治法:清肺温脾(肾)
Rx:生山栀、地骨皮、桑白皮、象贝母、柴胡、鱼腥草、芦根、(热盛加炒*芩、有胸水者加炒葶苈子20,有出血者加侧柏炭、白芨);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姜半夏、紫苑、冬花。
5.胃热脾寒证(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主证:胃脘热痛、口渴、反酸、嗳气、或口苦、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畏寒肢冷)
治法:清胃温脾(肾)
Rx:生山栀、生石膏(打碎先煎)、知母、川楝子、元胡索(牙痛用细辛);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香附、荔枝核。
6.五官郁热(火)、脾阳虚证
①主证:目赤肿痛、脾阳虚弱(眼部疾病)。
如红眼病、结合膜炎、麦粒肿、眼底出血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目温脾
Rx:生山栀、白菊花、蝉衣、柴胡、龙胆草、桑叶、银花、连翘(眼底出血用三七粉);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
②主证:耳热肿痛,脾阳虚弱(耳部疾病)。
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耳温脾
Rx:生山栀、柴胡、龙胆草、丹皮、生地、连翘、板兰根;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
③主证:鼻热肿痛,脾阳不振(鼻部疾病)。
如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鼻温脾
Rx:生山栀、炒*芩、银花、连翘、板兰根、丹参、苍耳子、辛荑花、白芷等;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肉、谷麦芽。
④主证:喉热肿痛、脾阳不振(咽喉部疾患)。
如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喉温脾
Rx:生山栀、川连、银花、蝉衣、桔梗、僵蚕、射干;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谷麦芽。
⑤主证:面热痘疹、脾阳虚弱(面部疾患)。
如面部青春痘、毛囊炎、皮肤过敏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面温脾
Rx:生山栀、银花、白菊花、白蒺藜、蝉衣、白僵蚕、白鲜皮、紫花地丁、紫草根、丹参、赤芍等;淡干姜(炮附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谷麦芽
破茧,是一种勇气;
化蝶,是一种美丽;
蜕变很痛,
但是走下去,眼前就是新世界。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