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儿科中的应用
灵枢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即“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常采用肺病治肠,肺肠同治,肠病治肺,上病下取等治法,在儿科中应用广泛!
通便退热
赵姓女孩,7岁,发热2天。症见:发热无汗,无抽搐,咳嗽少痰,无气喘气促,口干欲饮冷水,不欲食,口臭,脾气大,大便今日未解,小便偏*。查体:T:39.1℃,全身无皮疹,咽红肿,扁桃体II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和疱疹,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腹体查无异常。舌红,苔*,脉浮数。血常规大致正常。
中医诊断:感冒风热犯肺证,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银翘散合桑叶、菊花,2剂后仍发热,大便无,症状同前,舌苔转厚稍干。原方上加用大*6g、枳实10g、厚朴10g,玄明粉10g,2剂后便通热退,咳嗽减轻。
案语:小儿乃纯阳之体,外邪化热传里,且脾常不足,易致食滞中焦,肺胃积热,循经上行,搏结咽喉,临床上常见有发热,大便秘结,腹满痛,口干口臭,咽喉红肿等。此时单用汗法、清法则无异于杯水车薪,治宜通便泻热,导热下行,运用下法可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景岳全书.咽喉》中说:“若大便秘结不同,宜加大*、芒硝之属,通其便而火自解”,在宣肺解表之时,需泻浊导滞,通腑泄热,釜底抽薪,从而能解热*。
“除肺热而不引大肠”,就容易导致“闭门杀贼”之弊。
宣肺润肠治便秘
李姓男娃,6岁,长期便秘,常用开塞露通便,大便干结如羊屎状,腹胀满,口有异味,汗多易感冒,神疲乏力,蔬菜水果食少。舌淡红,苔薄白。
处方予麻子仁丸合四君子汤,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5剂,症状除。
案语: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津,滋润大肠,则肠润便易。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大肠得肺肃降之气,则传导排便得畅。肺气失于肃降,津液不能下达,或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可见大便困难或秘结。便秘,不能仅从润肠大便出发,尤需补肺气促进大肠传导功能。
泻肺通腑,化痰平喘,治疗哮喘
刘姓女娃,4岁,咳喘反复发作2年余,再发加重伴发热1天。咳喘,气促,喉中痰鸣,发热无汗,平素大便干,2-3日行1次,偶见羊屎状大便,小便*。查体:T:38.2℃,神清,精神一般,咽红,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和喘鸣音。舌红,苔薄*,脉浮数。
处方予定喘汤加大*、枳实、枳壳,4剂后咳喘症状减轻,去大*加白术、*参,进4剂,咳喘好转。
案语:《景岳全书》曰:“喘有夙根”。小儿肺脾多不足,痰饮内蕴,留伏于肺窍而成宿根,外邪引动伏痰而作。哮喘发作期吗,常因肺失肃降,大肠传导失职,腑气不通,则大便干结,肠腑蕴结,阳明浊气上冲,影响肺输布功能,则哮喘加重。故治咳喘不离于肺,又不止于肺。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哮喘发作期痰壅气逆,则需宣肺定喘,涤痰泻腑,有通下宣上,上病下取,痰浊从肠道祛除。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