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明珠
编辑:刘颖娟
定稿:苏子后
我国儿童缺铁现象较为普遍,平均患病率约为37.9%,最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在我国1岁以下婴儿患病率为22~31%;1~3岁幼儿为14~29%;3~6岁学龄前儿童为7~26%,7个月~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农村多于城市。
铁元素是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之一,血红蛋白的合成离不开它,而血红蛋白在人体内负责氧气的运输和储存,宝宝缺铁的话,血红蛋白就不能运送足够的氧气到身体的器官和肌肉,继而影响身体发育,那么儿童缺铁会有哪些表现呢?
儿童缺铁的信号
面色苍白、嘴唇发白、指甲变白;食欲不振,偏食、厌食,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引发肠胃疾病;烦躁不安,变得爱哭爱闹,睡觉不踏实,易醒多汗;精神淡漠,表情冷漠,不爱笑、不活泼、反应慢半拍;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差、记忆力差;
图片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当然,以上症状只是在患病初期显现,多数患儿都是轻度缺铁,因此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一般都是在体检、验血时才被发现,判断儿童缺铁医院做血常规检测,看看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就能判断宝宝是否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WHO资料显示,世界1/3人口缺铁,发展中国家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42%~53%,如何根据血红蛋白判断儿童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呢?
对于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血红蛋白浓度(HGB)的数值是判断是否贫血的主要数据。各种人群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如下——
正常成年女性~g/L;正常成年男性~g/L;儿童~g/L;婴儿~g/L;新生儿~g/L。以成人为例,如果血红蛋白值<g/L则为贫血,临床上以低于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如上图所示,正常值在~g/L之间,而这个孩子的血红蛋白指数为88.2g/L,很可能是缺铁性贫血。
儿童缺铁会造成哪些伤害呢?
1、影响大脑发育
缺铁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且造成的认知功能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
儿童早期缺铁可改变脑结构、神经递质功能和神经代谢,影响感觉运动、认知语言、社会情绪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即使经过补充治疗后得到纠正,但早期缺铁所导致的某些大脑认知发育的缺陷,仍可以持续至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时期。
2、影响体格发育
与健康婴幼儿相比,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体重、身高、头围及胸围发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因为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容易夜醒,导致深度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正常的身高、体格发育。有资料显示: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的正常孩子矮2~10cm。
孩子缺铁的原因
儿童缺铁可能从孕期就开始了,一直到出生后乃至青少年时期,具体原因如下——
1、孕期储铁不足
女性在怀孕期间铁元素摄入不足,就无法提供给胎儿充足的铁元素,从而导致婴儿出生时本身的含铁量就相对较少,怀孕最后3个月是胎儿获取铁元素的关键期,此时如果因为早产、双胎妊娠、胎儿失血或者母亲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原因,均可使得胎儿储铁量减少。
2、婴幼儿时期摄入量不足
出生后母乳喂养不足、辅食添加不及时等都会造成婴幼儿缺铁,孩子5~6个月大的时候会将体内储存的铁元素消耗殆尽,此时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造血原材料(铁元素)的需求量增大,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很容易出现缺铁情况。
3、儿童时期饮食摄入量不足
青少年儿童如果饮食挑剔,偏食、厌食等会造成饮食单一,长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较少,就容易造成营养失衡,铁元素摄入不足。
孩子缺铁怎么办?
1、4~6个月的婴幼儿: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建议补充口服铁剂。
2、6~12个月大的宝宝:需要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比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瘦肉、鱼肉、蛋*等。
3、3岁以上儿童:多给孩子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草莓、猕猴桃、橙子、番茄、绿叶蔬菜等,维生素C可以促进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